中华文化内在结构视域下内蒙古北疆文化的共享性生成The Shared Emergence of Northern Frontier Culture in Inner Mongol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ulture
赵作为,赵石霞
摘要(Abstract):
中华文化兼具共同性与差异性,这一内在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北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又展现了其独特的地域和族群特色。通过积极性族际互动、中性族际互动、对抗性族际互动,北疆文化在合作、置换、互惠、竞争、对抗和冲突中增进了共同性,尊重和包容了差异性并表现为在生活方式、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方面的一致取向。因此,要在增进共同性和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以公共性北疆文化实践为路径,充分挖掘和展现北疆文化符号中各民族交融的文化记忆,做好话语储备;打造北疆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北疆文化传播;构建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北疆文化传播效能,以实现北疆文化的共享性生成。
关键词(KeyWords): 北疆文化;共同性;差异性;共享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内蒙古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舆论动员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BXW117)
作者(Author): 赵作为,赵石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 [3]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J].中国民族,2023(02):4-5.
- [4]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民族,2021(11):48-53.
- [5]郝亚明.从政治定位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8):9-14..
- [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 [7]郝亚明,杨文帅.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06):5-13.
- [8]麻国庆,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4):13-23.
- [9]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民族,2019(10):21-24.
- [10]康建国,翟禹.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44(05):40-46+213.
- [11]简小文.论“北疆文化”的基本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44(06):19-25+2.
- [12]史密斯(Smith,AD).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 [13]方李莉.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再建构[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03):44-58+170-171.
- [14]贾庆林.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J].今日中国论坛,2005(01):5-8.
- [15]何明,普成山.族际互动模式及其转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06):35-47.
- [16]张久和.战国时代燕、赵、秦诸国对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经略和管辖[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0):1-6.
- [17]郝亚明,杨文帅.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结构视域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04):29-35.
- [18]艾北疆.北疆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N].内蒙古日报,2023-11-06.